设置

关灯

第26节

第(2/3)节
要还是君臣政见疏隔了。

    而这一点。

    在分封郡县的奏对上就能看出。

    扶苏垂首,翻开案上的竹简,找到王绾跟李斯的奏对。

    王绾的奏对是从时局出发,认为推行分封制更有利于大秦的统治,而当时王绾的建议,得到了绝大多数臣僚的赞同,就算是李斯也没有正面否定王绾关于时局的判断,只能退而从历史教训出发,指出分封制可能存在的隐患。

    因而这场争辩始终都没分出胜负。

    只是为始皇独断了!

    扶苏明悟道:“正因为此,王绾等一众老臣始终未被说服,为了避免后续迟滞国事,始皇只能选择让这些老臣淡出朝局,为的就是不影响朝堂正常运转。”

    “当时孰对孰错,并无人敢判断。”

    “只是就嵇恒的评判,大抵是父皇对了。”

    “因为周代行的是礼。”

    “而秦是法!”

    扶苏抬起头,轻叹了一声。

    他现在不禁在想,若是嵇恒这番话,能出现在当时殿内,该有多好,或许就能说服王绾等人,而王绾等老臣不淡出朝局,或许而今的大秦局势也会截然不同。

    然扶苏也清楚,当时天下方定,大秦刚从战事中止戈,堪堪生出文治想法,又岂能强求那么深刻?

    但这终究是一个憾事。

    扶苏继续翻看竹简,当看到淳于越的‘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时,眼中闪过一抹冷色。

    放在以前。

    他会认为这番话有道理。

    但在经历嵇恒洗礼后,再看这些迂腐论调,内心只感觉厌恶。

    尤其是看到叔孙通不加掩饰的私心言论时,更是冷笑出声,道:“大乱初定,天下思治,流民思归,我等布衣游学之士,痛感天下失治之苦,原各为良辅,使四方有治,使黔首有归?”

    “翻遍奏对,儒生所奏,尽是私心,全无公心。”

    “两百余名儒生上书,竟能异口同声的支持分封,而无一人有异议,如此不计嫌隙、放下成见的怪异之状,我当时竟丝毫未察。”

    “我扶苏当真是无识人之明啊。”

    扶苏眼露懊悔之色,将这部分竹简合上,冷声道:“博士学宫那群儒生,除了少数几人是有真才实学,大部分都是一班狗苟蝇营,却又自觉才具不凡,甚至是自命不凡,固才谋求天下分封,好为自身谋个立身之地。”

    “人求立身生计,本无可指责。”

    “但偏以玩弄天下大计,以民议天心为名,却只为谋一己之私,实是群自私自利之徒。”

    “这般有私无公之徒,又岂能委以重任?”

    “我扶苏年少以儒生为外师,后又乐于跟儒生为伍,却是枉顾了太多事实,年过而立却是难承大任,甚至险些以小仁而乱大政,我扶苏过去也曾自命不凡,认为只要行仁政便可治天下,然终究是自欺欺人。”

    “天下有善恶正邪,人众有利害纠葛,政道有变法复辟,学派有法先王法后王。”

    “我为大秦长公子,却甘于偏向一家。”

    “终究太过短视。”

    “父皇为天下大治,敢于让老臣退隐,敢于担
第(2/3)节
推荐书籍:(英美剧同人)嗨!兔子先生[快穿]回眸之浴火重生霸总的小可爱风情谱之官妓开花沼泽(伪骨科)礼尚往来 (百合ABO)我们这里不准刷脸[快穿]普通炮友碧蓝航线 胡德的东煌旅行魔物娘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