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
第(2/4)节
清楚的意识到了在帝都生活的便利。
以前他们在帝都没有足以谋生的本事时,李卫国每天都盼望着感觉把孙女给治好了,然后他们就带着孙女回老家。
他们在老家有房有地,在老家生活的开销低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每一年光是他们卖些粮食和青菜的钱,就足够支撑他们祖孙三人的开销了。
在包子铺开业之前,哪怕马桂香和李卫国铆足了劲地挣钱,但是因为没有手艺,每天挣的钱也是入不敷出,每个月都要靠儿子和儿媳妇寄钱才能勉强支应着把日子过下去。
现在李家有了包子铺这么个营生,李卫国的想法就彻底变了。
只要包子铺的生意不会变差,李卫国想着用不了几年,他们一家或许也能在帝都扎下根。
大都市和小县城确实不一样,就说同样是卖破酥包,那些找金冉冉学会了技术,回县城找铺子开店的加盟商,因为小县城客流量不多,消费水平不行,一个月累死累活忙下来,也就只能勉强挣个□□千块钱。
说起来也是李卫国的胃口被这段时间的好生意给养大了。
要是以前谁告诉李卫国,有一门生意能够让小地方的人不用去远方打工,每个月就能挣□□千块钱,那在他心里,就已经是个再好不过的工作了。
哪怕经营一家包子铺至少需要两个人,金冉冉的加盟商大多做的是夫妻档。
这些回乡开包子铺的加盟商,哪怕生意比起帝都的包子铺来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儿,但是他们已经打从心里满足了。
毕竟小县城普遍工资低,对于那些没有本钱和手艺的人,不管是去超市收银还是去饭店当服务员,一个月撑死了到手也就只有两三千块钱。
公务员的工作或许能高一些,但是最高也不过三四千块钱。
现在他们只用每天早起做做包子卖,夫妻两一个月随随便便也能挣个七八千块钱。
虽然这收入比他们在外面打工要低出不少,但是在家里他们既能照顾老人,又能亲自教养小孩,就因为这个,哪怕是少挣一点钱,他们也是愿意的。
李家人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既然已经在帝都有了营生,那他们就不想回老家了。
前些日子乡下秋收,李卫国还给村里的堂兄打了电话,让他帮自己把地种着。
这要是在延国,把好好的土地拿给别人种,哪怕是亲戚关系,就算不收银子,每年地里的粮食收上来了,总归是要收三四成粮食当报酬的。
在现代就不一样了,因为老龄化严重,现在留在村里种地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年轻人都去大城市打工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上了年纪,也做不了太多的活计。
大部分的人家是连自家的地都种不过来,更别说帮别人种地了。
要是交通便利一点的村子,可能还有做农业的老板把村里的地一口气承包了种果树或者药材。
李卫国的老家是山区,交通极其不方便,那种地方的田地可没老板能够看得上。
李卫国想让堂兄把自家的那几块好地种着,就是想着别让好好的田地抛了荒。
这种情况下,别说收钱收粮食了,李卫国是好话说了一箩筐,对方才勉强答应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