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22节

第(2/3)节
驾亲征平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亦曾驾发京师,巡视边境遇蒙古兀良哈部,亲退敌军。

    而唯一一位没以皇帝身份出征的朱高炽,只是做皇帝那一年没有亲征过,其实也是在靖难之役中亲自守过北京城的人。

    总之,大明老朱家到朱祁镇之前,是真正的,祖宗往上数几代都会打仗。

    但这世上的事儿原本就是那句俗语:当潮水褪去了,才能看出来谁在裸泳。

    此时此刻,恰如史书之上彼时彼刻。

    朝堂上,瓦剌大举犯境这种大事,朝臣们都在等着皇帝拿主意。

    毕竟,群臣可以上奏,可以拟策,但最后拍板的还是皇帝。到底派哪些将领去,到底又要为这场战事增兵多少?

    说起来,此番边关宣府大同的紧急求增援,也是直白而令人难堪地揭露了如今大明军队整体素质的下降,如于尚书所说亟待改旧辙,遵治规,需得好生清除多年积弊。

    甚至有些悲观的臣子,已经在想:九边不再,四卫已失,若宣府大同真的没顶住,岂不是京城都有被战火波及的风险?

    未胜先虑败。已经有臣子提出京城要不要开始戒严,提早进入战备状态?

    孰料,龙椅之上听了这话的皇帝淡定开口:“无需慌乱。”

    不但如此,满朝文武就见皇上还拍了拍龙椅的扶手:“只要朕还坐在这大殿之上,瓦剌就不足为惧。”

    群臣当时就惊了。

    这话,换太祖太宗说吧,也还差不多。

    但换了当今说,他们原该附和‘陛下英明’的话,就有些出不了口。

    实在是……

    姜离面对一片有点尴尬的沉默:唉,人间寂寞如雪。

    你们根本不懂大明战神的真正的战斗力。

    那我要是不坐在这儿,而是代表敌方来叫门,你们尴尬不?你们为难不?你们慌乱不?

    热辣辣的阳光晒在御门听政的朝臣们身上。

    皇帝都如此豪言壮志了,满朝都是沉默也不像个事儿。

    于是由心理素质过硬,官场混的也熟的朝臣带头,满朝官员皆陆续道:“陛下圣明天纵,必有良策,臣等恭听圣断!”

    姜离也确实是心有决策:她已经把朱祁镇当年非要亲征的各种决断、微操、路线图都整理了出来,准备毫不藏私跟群臣分享下。

    “明日恰逢七月十五中元节,又是望朝日。”

    “那明早寅时先祭祀奉先殿,接着便上朝议定瓦剌兵事。”

    文武百官齐声应是,并不知道自己将要迎来什么。

    第17章陛下的醒悟……

    正统十四年的中元节,是一个意义非常的中元节。

    是在多年后,依旧会被后世言官反复拿来援引,劝谏彼时皇帝勿要发昏的经典案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自古以来,祭礼与军事,是皇朝最重要的两件事。而这个中元节,正是先行祭祀礼,再议出兵大事,两件大事合为一日。

    姜离在踏入殿门前,看着夏日格外晴明高远的天空——过了今天,她的试用期就结束了,系统说会解锁正式用户的功能,她还是蛮期待的。

    姜离于紫禁城
第(2/3)节
推荐书籍:武仙传承系统可以yy的王子与身为腐女的我【BL】爱上亿万富翁南宫禁史(NP)混乱的娱乐圈月如水(高H、SM)嫁给主角他爹[名柯同人] 赤井先生提狐灌顶被偷窥的感觉那个高大漂亮的男议员出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