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20节

第(2/4)节
   陛下,就是因为您什么也没做啊!

    四月您病重不说,可如今从五月初一到现在,陛下依旧免了所有的常朝,甚至十五的望朝都免了。

    不但如此,连为祈风调雨顺的祭祀圜丘方泽,五月夏日例祭的司灶,为表皇室重视儒学重视教育的经筵日讲,以及祭祀孔庙先圣……陛下您全都没去啊!

    问就是能免则免,不能免则郕王代行。

    朝臣们已经二十多天没见过陛下的龙影了。

    兴安满肚子答案,就是说不出口。

    好在,皇帝没再继续发问,只是伸手:“奏疏拿来朕瞧瞧。”

    第15章“大明危矣!”

    乾清宫。

    姜离从兴安手上取了奏疏:让我看看哪些部门哪些人在骂我。

    她翻过前几份,都是都察院御史对皇帝荒疏朝政的进言。

    但言辞比较泛泛,说的都是请陛下‘上敬天地,下保祖宗基业’之类的套话。

    姜离甚至读出了一种‘陛下如此懒政,连面子都不敷衍,作为御史我们不得不谏。但痛陈利弊的前车之鉴们都有点惨,所以我等就走流程上书规谏一番’的感觉。

    谏了,但又没完全谏。

    简称‘如谏。’

    只有一本,言辞非常恳切甚至有些激烈,直接指出皇帝不该再信重奸宦,怠荒政事,应当急改前非,惕然警觉外患将至,否则必有祸焉。

    并恳请要当面陈事于陛下,虽死无憾。

    这份才是真的弹劾。

    姜离去看署名——王恕。

    诶?意外的熟悉,一定在哪儿听过。

    兴安倒完全不觉得皇帝会知道这位写奏疏的勇士,毕竟这位年轻官员是去岁正统十三年才刚刚中进士,今岁才进了朝堂正式当官,属于朝廷特别新鲜的一份子。

    也是,兴安熟练叹息:不是愣头青,也不会上这份奏疏啊。

    兴安的话带动了她的记忆,她在系统里问6688——

    “王恕……是那个‘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的王恕吗?”

    6688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明朝历史姜离没有精研过,但杂学旁收的也知道些。

    这是个皇帝和臣子都很有特色的朝代。但在浩如烟海的史册中,在一代代有个性有记忆点的臣子里,还是喜提外号和有歌谣的官员比较容易被人记住。

    比如‘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还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当然,这种情况不适用于超级大佬,诸如张居正这种万历前十年一手把大明的天给遮了的人物。直接原名响当当。

    总之,王恕也是独自拥有一句歌谣的人。

    而能让人称一句南北两京所有官僚,只有‘一王恕’,自然是因为——

    这人,有事儿是真上啊!

    凡是他觉得朝堂不对的政策,并不管是皇帝提出来的,还是哪位位高权重的朝臣主议的,他都一定要当面提出反对意见,毫不顾忌自己的利害。

    而且不管他当不当御史他都上。

    比如现在王恕就根本不在都察院,而只是大理寺一个七品的小评事(大约相当于人民法院
第(2/4)节
推荐书籍:捡个总裁做老婆一耽倾城命运炸弹恶魔总裁坏坏爱(综同人)禽兽,你要对我做什么!精英男被猛兽cao(H)弄哭那个小呆子暴躁校霸好像在对他撒娇尴尬的一B(ABO)不要让她爱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