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清酒 第91节
第(2/4)节
都的时候,才知道那些难民大都来自长州,中府占少数,之前苍赤一度想放弃长州转而侵占越州,是因为地势原因,长州多雨,地势又低,朝臣贪财,官员们都不愿去长州,想要不放弃长州,就得修直达越州之路。”
几个大臣低着头点头称是,太子妃说得极具道理。小碗拿过笔,想画出马道应在的位置。
只是捏住袖口一提,手腕上的一圈红勒痕暴露无遗。
众人正盯着手指笔尖的位置,顿时找不到缝隙可以钻。
小碗更没有。
小碗火速又盖住手腕,面不改色,手不颤地画完了两条新马道。
江知酌看着新添的两笔,还有太子妃泛红的耳尖,说道:“一条横穿三州,一条向北通扬州,太子妃用意甚深又巧妙。”
小碗想把笔扔在江知酌脸上。
“此二道官民皆通,商贩百姓不只有一条选择,扬州本就是最盛交易之地,”小碗说,“依我愚见,两路同开,军营居中而立。”
江凌远倒吸一口气,太子妃的眼光和做法太毒了。
“皇宫……,本就挨着护国寺,交给护国寺打理吧。”小碗思索,“朝臣官职不改,但办公差的地方要改了,不如一分为二,改成两州。”
“那不是跟降职没有区别,”陈旭提出问题,“苍赤没有了京官,一时沸议定难评,而且两州,恕下官直言,恐会生成两王。”
陈旭说的很有道理,一州之主若是霸权,恐会控制不住。
江知酌刚想替小碗解围,小碗环视一圈众人,故作疑惑道:“难道诸位为百姓办事,就为了‘京官’二字吗,若有此意,其心不正。”
“我知道陈大人说的很在理,但是别低估百姓的力量,朝廷不力,乱世称王的现象多的是,既然要改,那就从越州开始,一州分八郡,刺史封王,提至一品,至于郡王的人选,各位费心吧。”小碗用笔尾戳着下巴,“苍赤二州的王候……”
州分郡,既提高了刺史的官位,又分拨了刺史的实权,一州实在太大,县令官阶又太小。
曹方南眯着眼睛观察小碗,此女若掌权,又没嫁与江知酌,那必是一场腥风血雨。
小碗不能安排出国的官员过去,苍赤百官必不能接受,小碗位于两王之上,这两位王候,必然要信得过,用得顺手。
小碗把苍赤一分划二,抹去中府的名字,圈起了长州,又在皇都的位置,写下了“护州”二字。
有护国寺在,小碗不怕百姓们有异议。
“这得在苍赤择一位德高望重的一品官员,此时太子妃自行决断,”江知酌手指着护州的地方,又挪到长州,“长州,太子妃可有合适的人选?”
“有,恒安王,”小碗说,“恒安王在越州之时,救济不少苍赤百姓,且恒安王人品贵重,才德兼备,长州苦热,百姓迁居甚多,要想恢复长州一带,需要一些时日,恒安王年轻有为,是最好的人选。”
江知酌似笑非笑地挑了下眉毛。
的确适合恒安王,离得又远,只是这般这般夸赞江慕安,江知酌有点吃味。
小碗没理会江知酌,继而道:“恒安王如此能干,又负盛名,离不开当初曹大人的提点。”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