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第(2/4)节
陈丽芳和女儿对视一眼,这事儿,她们一个外人,还真不好接话。
张惠心里,并不认同朱水清的话。朱水清轻蔑的话语,不仅在否定他们朱家祖辈的传承,也在否定她爸大半辈子的坚持。
而且,朱水清功利的心思藏都藏不住,她愿意当说客,一心要她爸去南山,不仅是为她爸,也是为她自己吧。
朱水清不是第一次回来说这种话,村里人都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天张惠上山采茶,路上碰到朱叶,朱叶高兴地和她打招呼,看到她后头的朱水清,脸色一冷,拉着她就走。
张惠发现,不只是朱叶,朱家村其他人看到朱水清也没什么好脸色。
年长的人还收着些,年轻一些的,看到朱水清过去,直接说让她站远一点,他们朱家村的山里人,不配跟南山大茶厂的工人站一起。
朱水清也习惯了,既然不高兴看到她,她走还不行?
张惠真不明白,一个村的人,还是外嫁女,怎么和娘家人闹成这样。
“朱水清这个人自私自利得很,为了自己过得好,什么事儿都敢做,什么话都敢说。”说起朱水清,朱叶一肚子火。
南山茶厂和朱家村茶厂的矛盾从南山茶厂建厂的时候就有了。
蒙山茶的名气是朱家人打出去的,靠着朱家上供过御茶的名声,蒙山茶名声大噪。那时候所有的文人骚客都对蒙山茶趋之若鹜,蒙山茶一时之间成为紧俏货。
朱家人为了保证蒙山茶的质量,一年出的茶叶都是有数的。这时候,南山那边被一个富商买下,种茶树建茶厂。
前几年茶园还没有产出,南山茶厂那边就用其他地方收购的茶叶充着蒙山茶卖,坏了蒙山茶的名声。
朱家人对南山茶厂的怨气也是由此而来,即使后来历经几回改朝换代,这股怨气也没消失。
说到朱水清,建国后南山茶厂那边发展得越发好,效益也好,建起了家属楼,后面又是修路修学校,又是扩招工人,朱水清到了年纪,自己找了个南山那边的对象结婚。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朱水清只是想过好日子就算了,关键是说起朱家村和南山的矛盾,朱水清当着众人的面说南山的好,说朱家村固步自封,守着村里的小茶厂没什么出路。
当时现场就有朱家村的人,把朱水清的话传回村里来,谁见了朱水清还有好脸色?
朱水清还觉得没什么,她觉得自己没说错,朱家村再不改变,走出朱家村,以后朱家村这个小茶厂肯定要被撤了。
“你说,她说这话气不气人?她还当自己是朱家人不?”
张惠想了想道:“抛开矛盾不谈,我觉得,不管是做茶叶还是做什么,追求更高的工艺更高的品质是正确的。”
“是吧!你也是这样觉得的吧!”朱叶仿佛找到了同道中人一般:“我们朱家,可是做出过贡茶的人家。”
“嗯,不管想如何,质量才是一切的基础。”
朱叶长呼一口气:“你说得对,就是这个意思!”
朱明山和朱二爷站在不远处,静静地听着。
一声叹息被山风吹散。
下山的路上,朱二爷说:“张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