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第(2/3)节
四大书院之一。
(关中书院是光绪三十二年改称为第一师范学堂。这里提前一些。)
“你……”
马师傅细细打量徐行。
味经书院不是那般好进的,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面前的少年虽穿着长衫,看起来有几分文人气质,可他和徐行相处多日,更觉其像农家子弟,而不是饱读诗书的士人。
“侥幸入了书院。”
徐行话说的模棱两可。
反正马师傅也难以去求证真伪。
等求证真伪后,到时候的他也绝对会站稳跟脚。一些小小的怀疑,就不再是什么大问题。提不上台面去讲。
再者,多说多错。
他的这番回答,也可视作谦虚之言。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既然入了书院,就是读书人了……”
“我看你这长衫应该是租的,这是十两银子,你拿着,好好读书。”
马师傅虽然内心有千言万语想问徐行,但话在喉头后,转而出来的却是这么一番话。他长长叹息一声,掏了两锭银子放在了徐行的手掌上。
一锭银子五两重。
两锭合起来,就是十两。
尊师重教,国人传统。
读书人可比厮杀汉更金贵……
哥老会一直重在吸纳士子,但吸纳别的读书人,哪有徐行这根正苗黑的帮会分子入书院读书成为士子来的更为贴心。
第9章、一生平凡
晚上。
徐行受罚,刷洗孝义堂的十来匹战马。
本来马师傅见他已是读书人,就免了他这一罚,毕竟让身为读书人的徐行再去刷马,就有些不太合适了。
轻点说,这是不合规矩。
往重里说,这就是对读书人的折辱。
然而徐行却甘愿受了这一罚,他道自己是孝义堂的哥弟,就要受孝义堂的帮规惩罚,不然乱了套,这就是他的不是。
甭管徐行说这些话,是不是作秀。
但这句话一出,再加上实际行动,孝义堂的袍哥们看他都顺眼了许多。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徐行没给大家通报,就擅自入了味经书院,确实是不妥。可有读书的机会,谁愿意一直刀口上舔血?
徐行视自己为孝义堂的一份子,今后徐行发达了,四舍五入,也相当于是他们发达了。虽然他们内心对徐行稍有不满,可在徐行的这番作秀下,再有什么不满,亦会化作对徐行的认同。
“我这么会做官……”
“谁知道特么的偏偏着了道,遇见了崇明帝这个狗皇帝……”
给一匹牙口四岁大的枣红马泼了一桶温水,徐行一边刷马,一边咒骂着凤溪国的崇明帝。
他自认为自己做官做的不错。
巴结上官,团结下属……
可偏偏遇到了崇明帝这个志大才疏的狗皇帝。
不过就在他咒骂的同时,只见【命格】的那一栏终于出现了变化,由【横死之命(灰)】改为了【一生平凡(白)】。
变化之后。
徐行将刷桶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