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0节

第(3/4)节
大道为不顾,生气之余骂他是小人,这也很好理解,对吧?】

    董仲舒点点头,的确是。

    这则故事出自《论语·子路篇》,孔子的确不善农桑,让樊须不如去请教老农,这也是符合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一贯看法的。

    而且,他在说樊须小人之后,其实还说了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他认为居上位者,只要做到礼仪周到,道义诚信,那自然会有民众前来归服,为什么非得要自己执着于种地呢?

    种地的事情就让擅长种地的老农们去做就好了嘛!

    糟了。董仲铎想到这里,颖紧眉头,大概已经知道后世之人会怎么来看这句话

    全国总到达里,认系,自大,人做口经知道后世之人会怎么来看这可话。

    但这段话真的并不是孔子鄙薄农人,而是每个人所处地位看待角度的不同。

    他是想要将樊须往上位者来培养,那自然会对他的行为叹气。

    董仲舒也长叹了口气。

    他内心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只要将一个人捧上圣位,那他的话似乎天然就变得是正确的,甚至有可能无视当时的具体语境。

    如果后面真的独尊儒术的话,这个局面似乎无解。

    他又觉得气愤。要是后世的酸儒们在他面前的话,非得拿大戒尺抽他们不可!

    孔子还说“有教无类”,你们怎么不学学?!非得在这儿盯着一字一句抠字眼来理解?

    脑子有包吗?

    【但后面,当儒家把孔子捧为了圣人,将他的话定为不可违逆不可质疑的圣言之后,这件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孔圣人都说种地种田是“小人”所为,不是君子所为!那我们这些读书人当然要离这些事远一点,免得被看成是“小人”。】

    身穿长衫如瘦高竹竿的书生从田间经过。

    他似乎是闻到了什么臭味,掩起衣袖遮住口鼻,眼中露出嫌弃和轻视之色。

    有在田里耕作的农民向他打招呼,他罔若未闻,直冲冲的就走了。

    到了播种和收获的时候,他的家人在田中忙碌,从早到晚。

    而他端坐于家中,摇头晃脑的看着手里的圣贤书,对家人的劳累视而不见。

    【当然了,身为农耕文明,儒家并不是轻视农桑,相反,他们认为农是国之根本,对农桑一事很看重。但他们认为,每个阶级都有每个

    阶级要做的事情,种田种地就是农民的事情,士人读书人别参与,参与了就要被看不起。于是呢,在华夏古代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状态,那就是“农者不学,学者不农。】1

    ……

    李世民冷哼一声,仙画中的这书生看得他很生气。

    对农事如此不屑、对家人劳累不管不顾的人,即使当上了官,也绝对不会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读书对他而言不是明理,只是往上爬的工具而已。

    他对房玄龄和魏征说:“我大唐取士,决不能让这样的人混入其中!”

    要想个办法好好的甄别一下。

    而在明朝民间的一
第(3/4)节
推荐书籍:奔跑吧,小三!bg骨科万花筒黑道老大和他的烧烤小哥腹黑妖孽纨绔妃重生未来之药草师 上九零律政军嫂撩人落之花极品家丁同人之霜落冰心NTR碧血噬情没有任何奇怪元素的改编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