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苏米亚战歌》第二章「基辅事变」#7

第(2/6)节
的。」

    「妳想说她们要出动那个了吗?『骑士』?」

    「是的。『城堡』还不至于用在序战,但『骑士』就算亮相也无所谓了。」

    「……如果是这样再好不过,或许可以一举瓦解德军的战意。」

    「正是如此。」

    骑士。

    汎指空中骑兵旅团的高阶军官、皇族骑士团的贵族子女,抑或……穿戴步兵用重型动力装甲之单位──暂定通称「装甲步兵」之最新锐步兵。

    外骨骼装甲的轻量化进程一直是动力装甲发展史上的瓶颈,极其有限的负重力大幅压低可携带的武器以及装甲防御力,因此这项科技早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就被从军事领域剔除,转而活跃于医疗及工业方面。

    然而事实上,还有一间跨国企业──雷克斯工业持续不断地投入庞大的开发资金,并在二十二世纪前叶完成首批量产机型。

    但是,这间企业的军工技术却只在部分国家的最高部门之间流通。确切来说,只有俄、英、美、中等四个持股国的最高层知悉此事。除此之外,人们对雷克斯企业的印象,只有她们旗下那座开发出梦魇剥离剂的雷克斯药厂。

    而早在五十年前就购入首批量产机的诸国,之所以很有默契地并未向全球公开这项兵器、也没有投入实战行动中,可说是必然的结果。

    因为造价实在太昂贵,一组六台的价格等同两架四代战机。

    因为汎用性不如预期,用三代战车主砲轰过去就当场搞定。

    ──诸如此类的问题,即便是轻量化技术成熟的雷克斯工业也无法彻底解决;而获得量产机的各国却也因为关键材料的解析失败,无法对机体进行改良或者模彷。

    花了大笔钱却买到派不上用场的破铜烂铁、卖家又不肯提供补偿性的技术支援,该怎么办?

    在这节骨眼上,「谈判」是排在「强夺」后面的。

    既已入手量产机,设计图十之八九都能重建,关键的特殊材料才是目标所在。

    不幸的是,随着俄英在欧洲的边境战争白热化、美中的东南亚代理战争持续不断,也许俄中或英美能够达成共识,言及联手制裁雷克斯企业仍是痴人说梦。

    做为和各国妥协的代价,雷克斯工业在往后数十年间不断压低量产机的售价,并在三十年后达到各国能够接受的水平。

    可是,依然不能投入实战。

    二一三零年的俄军已配达四百台量产机,据雷克斯工业公关代表的不可靠友善提示指出,此一数量相当于其她三国的总和半数。不过依照叶卡捷琳堡的实战测试结果,装甲步兵对上步兵的伤亡比仍是极不理想。

    一旦无法增加伤亡比,至少也得压低成本差──这就是最近二十多年以来,装甲步兵之于军方及军火商的意义。

    一项兵器造出来五十年无用武之地,乍听之下不胜唏嘘,实际上这玩意却又身怀不可动摇的地位。如同达到发展极限的第三代战车和第五代战机,装甲步兵自从量产以来,就没有再进一步的世代问世。

    无论是战车、战机、军舰还是装甲步兵,全都维持在当今科技──准确来说是二十一世纪中叶的军事科技水准──的巅峰。

    雷克斯工业似乎
第(2/6)节
推荐书籍:小小骷髅也疯狂追文追到作者家暗恋对象竟是我迷弟(校园 1V1)爸爸失踪之后寄养(ABO)放手后和白月光HE了默默有声暧昧的颜色【品味美文】新年快乐(1v1h)微恋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