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一本手记(上)
第(1/9)节
手记的作者,亦即是那位传说中的隐士姓唐名鲤,字义海,画中的女子姓庄名眉,是他的结发妻子。()唐鲤出身四川唐门,祖父是唐门第二十九代掌门、名震武林的千里不留行唐戟。唐戟育有六子二女,唐鲤的父亲唐琯排行第三。唐琯生性懦弱,不得唐戟的喜爱,在唐门中没什么地位,唐鲤的母亲只是妾侍,还是婢女出身,唐鲤地位便更是低下,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便饱尝世情冷暖。唐琯的正室上官氏尖酸刻薄,妒恨唐鲤的母亲得宠,常常他父亲出门时毒打他母亲,上官氏是芙蓉城的名门大族,家世显赫,唐琯懦弱无能,就算是知道了,也只能装聋作哑,佯作不知。唐鲤痛恨上官氏的凶暴,更痛恨父亲的懦弱,故而从小练功就比别院的孩子加倍刻苦,为的是赢得祖父的认可,让母亲不再受上官氏的蓄意刁难。然而还没等那一天的到来,他母亲便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凄然逝去,死的时候只有他陪着她,身边连一个伺候的丫鬟都没有。而她唯一的遗言,竟是让他不要恨他的父亲。直到母亲过世,唐鲤都不知她母亲姓甚名谁,只知她的小名叫湘玟。唐鲤的努力终于有所回报,十三岁那年,他的武功和毒术便已是这一代唐家子弟中的佼佼者,而他在毒术上更是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说到施毒,甚是于他的父亲和五位叔伯都相形见拙。唐戟为唐门出了他这么一个天才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在实力决定一切的唐门,众人对他们三房的态度也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然而从母亲过世那一天起,唐鲤对唐家便已心灰意冷了。四年后,唐鲤离开唐门,在重庆府自立门户,与唐门分庭抗礼。由于他收费比唐门低一倍,唐门的客源大量流失,就是原本与唐门合作多年的老主顾也在利益的驱使下纷纷与他合作。唐门压低价格,他跟着压低价格,唐门始终讨不到便宜。唐门的生意一落千丈,不得不放低姿态,派人来与他交涉,但都吃了一顿闭门羹。口说不成,只得动手。然而唐鲤近几年来武功大进,毒术更是拉唐门中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十万八千里,从唐鲤的兄弟姊妹到他的叔伯姑婶,前来叫阵的人全都铩羽而归。为了挽回唐门的尊严,不得已,已是耄耋之年、身为掌门人的唐戟只能是亲自出马。唐戟原可杀了他,或是废了他的武功,为唐门“清理门户”,终究顾念骨肉亲情,又怜惜他天赋异禀,没忍心下手,回到唐门便悲愤交加,吐血而亡。最后唐琯在他门前长跪不起,过了两天两夜还不走,大有跪死在那儿的意思。唐鲤虽然恨他入骨,但他终是自己的生身父亲,总不能真将他逼死。于是便一把火烧了归元堂,只身浪迹江湖。不到一月,唐琯结束了他落寞、窝囊的一生,那时唐鲤远在云南采药,没能赶回去送葬,然而就算唐鲤当时人在成都,或许也不会给他送葬吧。归元堂毁于大火之后,唐鲤彻底沦为一名江湖浪子,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一门心思都扎在如何提高自己的毒术上,一晃就是三年。成华十九年夏末,唐鲤从牧民口中探得昆仑山中有一种通体雪白的蛤蟆,传说能解百毒,此时他刚过完二十一岁的生辰,少年人血气方刚,天不怕地不怕,有着说走便走的勇气,匆匆置办了几件厚实的皮衣和两个月的干粮,买了两头牦牛——牦牛耐寒、耐劳,可用于驮运物资,等干粮吃光了,把它们宰了,牦牛肉也够他吃上一个多月——便前往昆仑山去追逐那虚无缥缈的传说。昆仑山地处高原,夏
第(1/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