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议事厅两将军
第(2/3)节
家差点吓得瘫倒在地,哆哆嗦嗦等了好一阵子见没什么动静才敢收拾好出来。
“霍将军,属下虽然只是纺锤镇一个小小的校尉,但消息还是知道一些的,安春秋安将军的白银铁骑,驻防西北的陆将军,还有安字营半月前就开始向启元边境行军,那可是大将军的亲兵,现在别说明眼人,就连瞎子都看得出来西河州几乎所有的兵力都在朝边境运动。启元十万广陵军还在帝沙,可兵部尚书杨问远已经着手应对。属下斗胆问一句,难道大将军是要跟启元开战?”
议事厅里纺锤镇校尉曹值甫站在沙盘一边,厅里就摆了两把椅子,体态巨大长相粗犷的霍思远坐了一把他却不敢去坐另外一把。
整个身体几乎把黄木椅给盖住的霍思远撇了一眼恭敬站在一旁的曹值甫,他是有过人之处不假,纺锤镇在他的驻防下军务疏朗也可安枕无忧。但这并不代表曹值甫就会因此获得霍思远的另眼相看,最起码现在还不能。
“动静是大了一点,咱们西河全州的兵马加起来也有三十万左右,稍有动作肯定不会躲过各方安插的眼线。我敢肯定启元姓李的那个皇帝肯定连觉都睡不好。”
“那咱们这是要跟启元摆开了阵仗干?先不说时机如何,北疆那边态度怎样?”
西河州是归了北疆不假,但实际此地还是控制在安渡山的手里。让曹值甫他们这些吃惯了大米白面的人跟北疆草原民族共处,一时半会还真看不出二四六。
北疆那边同样看西河也觉得别扭,说他们是自己这边的可大家说不一样的话写不一样的字吃不一样的饭,并且他们到底都是些南人,谁知道归顺是带着几分的诚意。要不是有北疆帝在上面压着估计他们自己就先打了起来。
“北疆估计也是一头雾水,打死他们都不会想到这次完全是义父的个人决定。”
“大将军的个人决定?”
曹值甫有些没明白。大将军治军严谨,每战前都会反复推演,不止时节天气地理军心,就连更加详尽的因素都会纳入考量的范围。现在启元如日中天,天下大势启元独占四分还多,西蜀若不是靠了天然占据险地早就给吞了个干净。北疆这边号称可以跟启元分庭抗礼,但实际上不论是底蕴国力还是各方气运都要稍逊一筹。此时主动开战并不是合理的选择。
“我十四从军,从最小的步卒做起,一路做到了安字营亲卫,当年渭水一战大将军替旧唐平定史家之乱,大将军亲率近卫冲杀在前中了埋伏,整整八百人被分割围困,我就在大将军身边看着他一刀又一刀砍倒冲上来的叛军,最后八百亲卫就只剩下几百人,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可我那会身负重伤,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大将军亲自过来把我搀起,让我依靠在他背上还跟我说能不能放心的把他的背后交给我。自打那天起我就在心里发誓,除了我死的一口气不剩,否则谁都甭想碰大将军一下。后来增援赶到才救下我们的性命。等到史家的叛乱被平定大将军的家底也差不多给打光了,回朝之后大将军只得了些不痛不痒的封赏,大功劳都给朝堂上那班老爷争了去。他们算个什么玩意儿?所以我霍思远这辈子就只认大将军,大将军要让我往东,没二话跑死都不停。西河州的兵卒都是记着大将军的好才跟着大将军。”
“所以既然是大将军决定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