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九章赦韩遂朝野震动
第(2/3)节
集结了十三部湟中义从,韩炜一众人便返回大营去了。
当韩遂得知张温回了洛阳之后,很是满意,点点头对韩炜说道:“九曲做的不错,若是把那老匹夫抓来,还真是棘手。他身为车骑将军,心高气傲,想必再也无颜起兵再伐西凉。”
阎忠也是附和道:“不光如此,天子若得知其兵败,恐怕他司空之位也保不住了。”
众人皆大欢喜,韩遂下令,三军拔营起寨,撤回武威。韩炜也带着湟中义从回了榆中,此次,韩遂也是放心的把金城郡交到了儿子手里。
由韩炜出任金城太守,阎忠为郡丞,成公英为长史,赵云、马超诸将各有职务。赵云为郡尉,马超为兵曹掾,其余皆先享受都尉待遇,职务再行安排。
金城郡从此便成了韩炜的立业之基,文武相济,也是初具规模,隐隐凸显出割据一方的意思。
而袁滂此时也将司徒之位买到手中,并且加付五百万钱,作为讨好刘宏的手段。刘宏这个皇帝,就喜欢钱。他曾经荒谬的对满朝公卿言讲:“朕这国库之内空虚,可谓寝食难安。”
自有谄媚之臣进言:“陛下不必忧心,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这天下所有钱财都是陛下的,陛下想用,随时皆可。”
刘宏一皱眉头,微微嗔怒道:“哼,你懂什么?朕的财富自然是要牢牢握在手中,才能心安啊!”
这可真是,手里有钱,遇事不慌。而刘宏敛财赚钱的手段,便是卖官鬻爵。他真为这是普天之下最赚钱的买卖。
当听说袁滂独自一人返回洛阳的消息之后,刘宏龙颜大怒,要治他的罪。但看过袁滂的奏本,他却恰恰相反,大喜过望道:“哎呀,这袁公熙懂得变通了。”
遂下旨,将袁滂拜为司徒,治罪之事却抛至九霄云外。
袁滂第二日上朝便奏本陈情,把韩遂谋反之事的来龙去脉讲了个清楚,又华丽的修饰一番,把韩遂父子说的像是匡扶汉室的忠臣良将。
而袁滂作为清流之士的代表人物,这一番言论说出来,满朝文武震惊不已。诸如袁滂的门生大多为议郎,认为老师说的绝对是金石良言。
更有袁滂之父,袁璋。那可是清流名士们首领级别的人物,如今许多袁滂的同僚,都是袁璋拥趸。对袁滂上书纷纷表态支持。
当然,袁滂的奏本要的是万分精彩,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词藻的华丽程度,让人完全原谅了韩遂。而写这奏本的人,名叫陈琳,表字孔璋。
为韩遂翻案的事朝野震动,武将为首的皇甫嵩、朱隽等人纷纷上书,别看他们领兵在外,但一奏本,还是有许多将领响应,要求再次起兵征讨韩遂。
天子刘宏看到诸将奏本,连连撇嘴,把皇甫嵩的奏章往龙书案上一扔,对满朝文武说道:“唉,朕的这帮将军啊!难道真不知道打仗用兵的开销吗?看看,又闹着要对西凉动兵。黄巾匪患尚未平定,还想的挺远。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花的钱都是朕的,诏安韩遂父子不好吗?韩遂也上书了,说他愿意扫平羌胡,把北宫伯玉的人头送到洛阳,而且还不用朕调拨军饷。这岂不美哉?”
刘宏作为一国之君,现在却是一副奸商的嘴脸。可皇帝就是皇帝,谁也不敢多嘴议论。
袁滂见天子明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