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87

第(1/2)节
    当时觉得奇怪。

    后来才觉得是自误了,一个是作为己方,尽管时隔岁月长河,立场仍坚定;一个是旁观者立场,占上帝视角,自然能事不关己。

    但这个还是激发了我对战争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岳飞十二道金牌被召回京的故事。在古代,君臣父子的纲常是大于天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会不会有一个将军,在某一天幡然醒悟,想要抵抗纲常束缚,觉得战争是罪恶的,想要遏止。

    这个将军就是徐子墨。

    他的出身背景完全符合古代正统臣子标准,出身将门,君子教育,忠君爱民刻在骨子里。尽管他不知人民生活是如何。

    但他骨子里是不同的。

    他愿意自己思考。

    他愿意转变。

    同样,他还有那样一群兄弟。

    他最后改变了。

    他的转变展现了一种现代重视人的价值与自由的价值观与古代君臣父子纲常伦理的价值观的碰撞。

    因为他的作者是现代人,所以人的自由赢了。

    但作为斗争载体的徐子墨是在两种价值观的漩涡中挣扎的。所以,大多数时候他总在纠结,犹豫、痛苦。

    整篇文也显得很沉,导致我撒糖和讲笑话都没地方写。

    这是我的锅。

    在文中,他的战争生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十二至十六岁,他为徐家打仗,心里装的是徐家荣誉与门楣。第二个是二十二那年,他复出打仗,说是为了北疆人民,实际上站在大周统治者稳固民心的立场,第三次,他二十四岁,他同样打仗,是为了人民的和平。他看到了战争对平民的残害,打心底想要制止这一切。

    只有最后一次,他是为了自己。

    我认为这是一种成长挣脱了一重一重集体主义荣誉捆绑,有了自己思考后,他仍愿意为社会做点什么,而不愿当英雄。

    我喜欢这样的徐子墨。

    这是我眼中的徐子墨。

    再说说三个兄弟。

    最开始打算写n,完全出于自割腿肉,至于写骨科,是因为既然都写n了,不如就玩笔大的。

    于是悲催的子墨又加了背德和背叛感的纠结……

    我的锅。

    三个兄弟代表三种类型的爱,亦可以说爱的三个不同侧面。子青代表前期包容、理解、克制的兄长式的依恋,子赤代表中间瞬间的激情,子白代表后期对爱人的怜爱和心疼。三个方面,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内敛,有的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所以文本表现上也有不同。

    我是个务实的人,爱情观也是。

    激情美好但易逝,过后便是一地鸡毛。

    怜爱和依恋温吞而持久。

    总有人觉得我偏爱子赤。

    其实我最爱徐子青。

    徐子青理智、温柔、包容、克制、如寻常人般有小错,却更显得君子光辉莹莹,完全是我的理想型好吗。

    咳咳。

    这篇文因为时间拉得长,加上写作时间不固定,被外界琐事影响的因素多。比如,我写子赤那一段时,正好放假,闲就写的细;写子白那一段时,实习到昏天暗地,周末挤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