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当校长的日子
第(2/3)节
们是卖了老命也拿不出来。如果不让孩子们读书,我们却又良心不安,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没点知识那就只有下傻力的命………”
面对山岗,杨天听着马大叔的唠叨,或许这不是唠叨,而是叙述。因为他在这话里面听出太多的渴望,大人们渴望有一个老师能带出一批孩子,学生们渴望老师教给他们知识,他们用双目注视着整个世界,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走上这个大舞台,能用自己的双臂撬动地球,让历史留下他们的足迹。
大山是一面阻挡知识洒满山岗的铁墙,它几乎断送了孩子们的未来。在这山岗里没有什么百万富翁,也没什么亿万家产,有的只是一个个背着破旧行囊的打工者,他们由于知识的缺乏,是生活在这世界的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每日寻找着突破枷锁的金钥匙,每日挣扎着那看不见的漩涡。
知识,他们需要知识,他们呐喊着、祷告着。只是仿佛伟大的神佛并没听见人们的祷告,他们依然选择遗忘这片高高的山岗。什么希望工程、什么壹加壹基金,对这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连好不容易申请调来的老师,也忍心丢下那些可爱的孩子,有多快跑多快,似乎这里就是世间苦海沉沦的漩涡,一步踏入永世痛苦。
初晨的太阳从山的那一边慢慢腾空而起,美丽的光辉洒满整个大山,原始森林如一位大梦初醒的少女子,带着几分朦胧,带着几分诱惑。山间的小鸟歌声里充满着欢乐,路边的野花五颜六色,时不时看见一片玉米地,那翠绿的玉米叶在晨雾中摇摆,白色的胡须打扫着那诸多的不如意。
从镇上到县里,赶马车需要走三个多小时的路程,期间多以土路为主,少有的水泥路那算是一种福利。杨斌怀揣着几张从镇上开出的证明,这是他这些天来唯一值得骄傲的功劳,为了这份证明,杨斌几乎跑遍了镇上的所有部门。
镇上没钱这是实话,解放初期的办公楼沿用至今,一直都未曾换过。没钱并不是杨斌苦恼的地方,他最苦恼的是这些人死要面子,说啥不能给国家添麻烦。为了这几张纸,杨斌是磨破了嘴皮,诉苦、撒泼装无赖。几乎他所想到的办法,都用在了这个上面。他也想过让镇上帮忙筹集资金,不给县里添麻烦,只是那可行吗?乡亲们都那么穷,有几人拿的出来钱?想想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自己人年轻,多跑几趟也没啥不可以。
“马大叔你就在这里停吧!前面几公里就有汽车,不能耽搁你忙农活。”杨斌双手拉着肩包的背带,招呼赶车的马大叔停下,这里是水泥路,路好走就当锻炼自己身体。
“停啥停?这离那县城的汽车站还有好几里地,要乡亲们晓得我半路赶你下车,还不骂我马老三没人性?赶紧坐稳,这时节没啥农活忙,拉你一人到县城又耽搁不了啥事。再说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能眼睁睁看着让你一个大学生吃这个苦?我马老三虽说没读个书,但也知道老师才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要是把你累着,谁来教咱们的孩子?所以坐稳呢!驾!”马大叔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是催马快速前行。
农村人最淳朴,你对他好,他一定会加倍报答你。马大叔虽说读书识字不多,但是他也知道知恩图报的道理。一个刚从学校来的大学生,为了孩子能上学心甘情愿的留在这里,又是叫相亲们帮着除草,又是自己到县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