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立志报国 楷书如人有筋骨
第(2/4)节
目的和想法,也不待其回答,就将花海大阵释放出来,如中空的圆球一般,天上地下都紧紧封锁。
英台五品鸿儒修为,加上阵法加持的力量,能力抗三品半圣全力一击,但三品妖族半圣怎会来打扰一个刚欲入品的白丁,加上此地是儒家的地盘,生长的动物接受了儒气的感化,只会对儒家亲近,不会再对儒家人进行攻击,妖魔也不愿意长久生活在此地,只是派一些小妖小魔到此地,远远地盯着儒家的动静,所以英台根本不担心自己会抵挡不住妖魔鬼怪的偷袭!
山伯嗓音低沉,慢慢说道:
“借着玉龟,我才卜算到此生的目标!”
“在这动乱的年代需要风骨,需要正气,更需要力挽狂澜,拯救万民于水火!”
“字如其人,必须让我的字在现有的楷体上加以变化,我要的是堂堂正正的字!”
“以前我一直压制不升品级,就是为了寻找能入品的字体,现在,我因此楷体而满意!”
“楷者,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堂堂正正,如君子一般,可作楷模!”
注:关于汉隶唐楷。隶书始于秦末,到了汉朝达到顶峰;楷书萌芽于秦汉的隶书,发展于魏晋南北朝,繁荣于隋唐五代。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仍存古隶之横直”。魏晋南北朝的楷书大多杂以隶书笔法,并不算真正的楷书。东晋以后,仍带著汉隶的遗型,到了唐代书体才成熟。所以楷体的成熟并非某一个人完成的,这里根据情节让梁山伯提前“完成了”!
山伯起身,志气勃发,缭绕周身,遂高歌一曲:
“三尺龙泉万卷书,上天生我意何如。不能报国平天下,枉为男儿大丈夫。”-----元关汉卿的戏剧《关大王单刀赴独会》
诗出山伯之口,字字珠玑,大方光华,如琳琅串玉,嗡鸣不绝,其光华直冲霄汉,天地为之明亮!
言志诗成,立成二品亚圣境!若将二十八颗宝珠祭出,可当亚圣全力一击!
皎洁、明亮的宝珠按照山伯之念徐徐收敛光华,悬浮、盘绕在他周身上下,浮浮沉沉,散发着温润的气息。又按照山伯的意念,将其勃发的志气,暂时转化为了意气,九品书生才有的意气。
山伯立刻书生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昂文字,慨然言道:
“字如人,人如字,字亦人,人亦字,皆须具备形体、骨骼、肌肉、筋络、血脉、发肤、衣衫、魂魄、气运、神韵,此十者,缺一不可为人,亦不可为字,否则与行尸走肉无异!”
“夫为人为字,必先有其形体,使姿态备具!有人以俊美为形处事潇洒,有人以杀气为形字字惊心,有人以飘逸为形乘风欲飞,甚至有人以粗犷为形高拙古朴,今我以正气为之!”
山伯从案几上取来玉盒并打开,飞出一团在圣贤孔子雕像前参悟、采来的一品正气,刚出玉盒就开始缓缓散逸、消失于天地之间,山伯便控制着让其化为人形。
这团正气没有灵魂,没有骨肉血脉,没有发肤衣衫,它浮在空中,只是一团淡紫色的人形清光,如果是没入品的人,甚至什么都看不到,但它就是正气,儒家的儒气中的最高品,一品正气!
“夫为人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