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燃气瓶的威力】
第(2/3)节
再按住身旁的施扬肩膀。于是三人缓缓停下,各自摘下腰间一个皮球样的充气皮革,拔出木塞,用嘴凑上去深而长地吸上一口。
没错,气囊。
赵猎让欧阳冠侯所准备的东西里,最重要的一样就是气囊。先是找来几个皮水囊,找巧手妇人再密实缝几遍针脚,确保不跑气,再缝一肠指状吸口,然后到冶铁铺用鼓风皮囊灌足空气,扎紧封死,便制成简易气囊。
一个这样的气囊,可供一人潜泳六十丈,正好抵达目标。每人各带三个,足够一个来回,多出一个备用。
欧阳冠侯看到这气囊时,表情跟看到“网兜服”一样,也终于明白,赵猎没有疯,他是认真的。
由于潜入预警区域,并无刀鱼巡船,而战船巡卫距水面太远,又有天黑加成,很难发现。
一刻时后,喘着大气的三个人头钻出海面,他们头顶,就是元军战船。不过因为浪潮推涌,他们偏离了目标,这是左翼的战船,他们的目标,是中间的帅船。
三人调均气息,检查木箱、绳索,确定没问题后,吸饱空气,互相点头,同时下潜。
一炷香后,三人顺利潜到帅船底下。赵猎、施扬各用一手攥住木箱,另一只手扒住船底附着物,耐心等待。
王平安贴着船底,这里摸摸,那里抠抠,开始寻找薄弱点。
宋代及此后几百年所造的海船都是木船,木船长期航行于海上,船底会被各种海生物如海藻、珊瑚及贝类生物附着。大量海生物附着的结果,不但降低航行速度,也增加了船身自重,还有可能腐蚀船板间隙粘合剂,造成不可测的风险。所以海船需定期到船坞清理船底附着物,但除非是刚做过清理,否则船底多多少少都会有附着物。
赵猎、施扬正是扒在这些附着物上,才得以保持身体稳定,不被海浪冲走或下沉。
而王平安要寻找的薄弱点,就是被海生物腐蚀的船板间隙。
海浪激涌,冲击着他的身体,凉冷与紧张,令他不停颤抖。咸咸的海水浸进独眼,令他不得不眯起,眼睛看不到,耳朵也灌满海水,什么都听不到——但他不需要听,也不需要看,他只需触碰。
长满老茧的粗糙大手从锐利的牡蛎壳上划过,却并不觉疼痛,
当摸到吃水线上方二尺某处时,王平安神情一喜,从袖兜里摸出一枚铜钱,对准两块船板间隙用力一塞,松开手时,铜钱边儿竟被稳稳夹住,船身摇晃,竟没掉下来。
王平安轻吁口气,独眼眯起,拔出短刃划了个圈,然后游到赵猎身旁,向他竖起拇指。
赵猎将绳头交给王平安,让他与施扬牵着继续保持木箱平衡,从皮囊里取出一根铁锥子,按王平安指点,摸到那枚铜钱,拔掉,锥尖狠狠锥进去,然后开始旋扭。
这铁锥子就是赵猎让欧阳冠侯做的第二样东西——带螺旋纹的铁锥。
这时代可没有螺纹铁器,宋人无论做家具还是造船筑屋,采用的都是榫卯结构,利用木材互相咬合,以取得稳定结构。螺纹这种东西,别说没有,听都没听过。所以赵猎提出来时,铁匠懵逼了好一阵,不明白是个什么玩意,不过最后还是用翻模法铸造出来。虽然不是很规整,经过人工锉磨,倒也勉强可用了。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