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何为武道1

第(1/15)节
    武”与“道”相结合而成武道。武与道相合是一种必然性的结果。习武者先求心体合一,而得与自我相处的自在如意;其次求与人性相合,而得与人相处的自在如意;最后求与自然相合,而得天人合一的自在。

    心体合一是一种肢体配合的练习成果,当每一根肌肉都能随心所欲的运动,身体动作即可由拙而巧,而渐入大巧若拙之境。武术是解决人与人间冲突的一种工具(止戈也),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武者应有的风范,故武者应与人性相合而直指人心。当一武者具备心体合一的修行,并有与人性相合的气度时,其已具大威能而可为一方之霸主。此时应更进一步与道相合,顺天应人,以达智慧圆融,无碍自在的境界。

    一、论拙巧

    行走是个看似容易的动作,然而婴儿自爬至走,由走而跑,却要花上数年的功夫才能稳定的达成这些动作。同理,练拳是个繁复的过程,一个看来简单的单招,可能要初学者花上数月甚致数年的练习与改正才能达到圆转如意、一气呵成而又正确无误的境地。身形、步法、手的位置、脚的落点,从前式的转换变形到定式,每一个小动作、小细节皆有其武学上的意义存在,唯有透过不断的练习与思考,才能渐渐熟中生巧。这些细节动作能于练拳过程中清楚的交待,并能得知其用法,则巧处自得。

    以平淡的太极拳预备式为例:全身由标准立正站姿,胸大肌向内缩成涵胸拔背之姿,而因涵胸使两手掌由原贴裤缝放置而成掌心向后,掌背向前。重心右移,收右胯而使身体右转45度,顺此势以左脚尖为轴,左脚跟向外开45度,而使脚尖向正前方,脚跟向正后方。右脚微屈,再顺屈膝之势,左脚向左移一肩宽。重心左移,收左胯使身体转正,同时右脚亦以脚跟为轴关门转正,重心移至两脚中央,而成双重混沌无极之势。

    不过一势把脚打开准备练拳,做来细节颇多,但却是一个大巧若拙的动作!在应用上,设敌立于我左侧而以手推我肩,收右胯以蓄劲,同时涵胸、转身以卸其劲而引带落空,左脚随收胯之势插入敌两脚之间,我脚掌扣其左脚跟使其无法脱逃,右脚踩下发劲,重心左移而左肩顶出(藏左肘撞、左手撩打下阴、左掤),视肩撞点与敌重心之关系而决定让对方向上抛出、向后直飞、向后挫倒或受左掤之力右右翻倒。其他尚可有:跪左足而断敌左膝或一开始即顺敌一推之势右侧身并起左脚直接击打敌下阴等多样的变化。仅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即可

    有如此精采妙用,更遑论其余!

    武术练习使一个习武者肢体动作由拙而巧,使心灵由粗放而细腻,此即神秀云: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放下身上不必要的负担,揩去心中的灰尘。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广泛的学习而不断的思辨,追寻事物的原理,同时一方面要抛弃人家说、老师说的限制,去除想当然尔的惯性思想,体悟品尝自己的心得,以与武术的道理相融合,大巧若拙的境界自会出现。

    二、论心性

    武术与兵法皆为精准应用时间与空间的一门技术,差别只在尺度的不同。兵法讲究攻心为上,武术亦然。除了肢体的攻击外,心理战亦是决胜
第(1/15)节
推荐书籍:[穿书]主角的萌宠我的恋爱模拟器大有问题末世妖女狗男人穿越之全能夫郎雪落蓝庭之圣诞舞会镇抚大秦孽徒对我心存妄想龙女的牺牲桌上的植物总在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