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佘山传道
第(2/3)节
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科学包含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这是科学的定义。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直观的印象。那么就给你们就给你们举个例子,比如我们隔壁屋里的天文望远镜就是科学的产物。……
第二个问题,科学有什么用呢?总结起来科学研究有这么四个用处技术之本、文明之源、推理之法、社会之用。
技术之本就是,科学是技术的根本,一切的本源,创造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文明的基石,比如说小到我们中国人吃饭用的碗,大到洋人的战列舰,其中都是需要科学技术支撑的才能生产的。
那么什么是文明之源呢,我认为就是在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各种思想,比如我们的诸子百家,外国的天主教等等,都影响到了他们各自社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不通的文明。
推理之法,就是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的知识,就是一个认识世界了解自然的方法和工具的具体体现。
社会之用呢,最简单了,就是我们需要什么,只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可以造出什么,比如,我们想在天上飞,所以就造了飞机,我们想在水里游,就造了潜水艇。我们想去月亮上看看,我们就能造登月飞船。”
突然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举手问道“张老师,我们真的能到月亮上去吗?”
张扬笑笑说道“肯定可以的,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应该几十年后就可以送人到月亮上了。这其中需要运载火箭技术,太空探索卫星通讯技术,宇宙空间生存技术,材料科学的大发展,化学技术的进步等等科学技术的支撑。……”
张扬足足讲了十几分钟怎么把人从地球送到月亮上,下面的众人听到一个个陌生名词的出现都有些懵逼。
……
张扬就这样和孩子们在佘山天文台,对着这些复旦大学的大学生和中学生足足讲了一天的科学。在众人的心中种下了一个科教兴国的种子。
夜里林月问张扬,说“张叔叔,今天你讲的都是真的吗,真的有一个炸弹就可以把整个sh炸平的炸弹吗?还有那个太空空间站,我们真的可以在天上生活吗?……”。一连串的问题从林月的嘴里冒出来。
听完张扬的讲座,林月和他的同学们内心充满了震撼,原来科学可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其中有些人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做个科学家。这是张扬意想不到的收获。
各自回家以后,张扬躺在床上想着今天对众人所讲解的内容,好久没有上过讲台的张扬有些恋恋不舍。今天的未来科技大科普,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天,当张扬打开家门的那一刻,就看到了等候在门口的三个人。张扬记得其中一个是昨天听讲的学生,另外两个张扬就不认识了。
其中一个带着眼睛,一身西装的男子对着张扬说道“张先生你好,我是复旦大学的老师,夏文学。今天冒昧打扰还请海涵。”
张扬将三位请进家门,来到客厅,倒上茶水说道“三位是有什么事情找张某吗?”
夏学文说道“张先生,昨天你在佘山上给学生们讲课,我们听了吴少军复述了部分觉得非常的精彩,所以想请张先生到复旦大学给全校的同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