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锦衣卫
第(2/3)节
这些,当前主要是做好内部人员的审查和建奴的情报,后面等盐税这边出成果和我们的酒有收益之后才能具体做到这些,而培养情报人员的事也要一并去着手”。王承恩问道“皇上,现在就直接取消锦衣卫的刑事职责吗”,我说道“暂时不用,等一切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在取消就行,在这之前也先要对刑部大理寺做一些调整才行”。现在的刑部尚书刘宇亮是东林党的人,将更大的刑事职责交给刑部也不是我想要的,而督察院又是东林党集结的重地,整个执法系统大部分都是东林党的阵地,看来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啊。
我接着对王承恩说道“曹化淳手的东厂朕也需要慢慢的去淡化其职能,现在就先让他们去做好制酒的事”,他说道“皇上,只是如此将权都放到外面怕也不是好事啊”,我说道“这个朕后面会做好相应的部署,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你可以将朕的意思传达给吴孟明(锦衣卫指挥使),让他帮你分担一些,你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一直盯着,吴孟明为人还是比较公正,现在你就直接告诉他该做什么照做就是,人员审查的事也需要他具体去执行”。
明朝的锦衣卫制度在最初朱元璋的因为权力大,没有得到及时控制致使权力泛滥被朱元璋自己取消了。但是到了朱棣抢过帝位后为了巩固统治又恢复了锦衣卫,此后锦衣卫一直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权力之大也是毋庸置疑的。此后正德年间,太监刘瑾操握政权,将心腹布于朝廷各要位上,锦衣卫指挥使石义文也常对刘瑾阿谀奉承。随着刘瑾权势的进一步扩大,锦衣位不得不依附于东厂,厂卫格局形式发生变化。
到了崇祯的哥哥天启年间,魏忠贤权倾内外。天启初期,刘侨为锦衣卫镇抚司指挥,因为人正直,“不肯献媚,不肯杀人”,遵纪守法,魏忠贤便借势将其削馆免职。随后,田尔耕投靠魏忠贤,甘愿作其义子。其为人“阴险狡诈”,又因其“缉捕有功”升为锦衣卫都督。崇祯初期,朱由检在斗败魏忠贤后,锦衣卫附属东厂的情形已经得到拨乱反正,但社会矛盾一时并未消除,而且锦衣卫已然握有逮捕、审问等刑事职能。此期由董琨治理锦衣卫之事,此人急功近利,凡事必究被崇祯罢免了,随后由吴孟明掌管锦衣卫至今。
我知道锦衣卫制度也等同于特务政治,其中的约束又过小,本身就是一种畸形的政治形态,本身来说锦衣卫如果利用的好当然是有利于我的统治的,但是百年下来本身锦衣卫自身就累积了种种的弊端,在现在这种局面下,我也无法相信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改组成为新的情报部门,做我的耳朵和眼睛去打探我想要的情报,但也仅仅如此,不在让他们拥有如此大的权力了。
交代完这些后,我到了东宫去看望太子朱慈烺,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他们现在学习些什么,然和我想象的也没有多少出入,这时期学习的也都是四书五经。因为在明朝印刷术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了,书籍的成本大大降低,如此也让更多的寒门子弟能够读上书,而东林党大部分也都是寒门出身的读书人,而科举制度到这个时期也已经相对完善了,只是我现在时机不成熟,所以不想将精力放在这上面,先由着他们按现有的制度去执行。
然而做为后世过来的我,自然知道虽然不能说读四书五经没用,肯定是有用的,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