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7

第(1/3)节
    。

    所以每每改朝换代,天下因征伐而十室九空之后,新朝只要肯修生养息,总能顺利发展百十年。

    此所谓,天下大势。

    大魏走到眼下这个阶段,人口已经饱和。

    农耕土地所能容纳的人口上限,是有限的。开荒对一户人家而言固然是喜事、是进益;但对一村一县而言,却不好说,要看具体地理情况;对行省全国而言,则已经到了毁坏植被、破坏水土的地步。

    要想安稳顺当,必须控制人口,必须寻求新的土地——这土地,可以是农耕用地,也可以是其他能养活无地农民的“地”。

    方宁宁做鬼时,看了五十年。其中前面十来年是原来那位皇帝如何夺位,后头十几年则是天下动荡。

    掐头去尾,时间并不多。

    因此……

    大军出征后第七个月,宗亲来太后处给子孙求差事。

    方宁宁听说了,去太后处坐了坐,借“太后仁慈”的名头,广为施恩,一口气给二十几个低等爵位的皇室子弟,派了差事。

    去欧罗巴采风,密令是查证那儿南部靠海的小国能造什么样的船;去东瀛施予皇恩,密令则是查证那儿的白银黄金兑换比率;去南洋彰显天威,顺便采买宝石……

    这些都是皇差。一般而言,要人办差,自然给人、给船、给银子。

    不过这次不同。

    这些皇室子弟,自小有俸禄,有特权。皇上派他们差事,倘若不给人不给银子,自然会有人双手给他们捧上来。

    所以方宁宁基本上空手套白狼:给了他们特旨,给了他们办事需要的权力,给了他们建功回来晋封的承诺。

    至于谁替他们出钱、谁给他们卖命,方宁宁并不在意——他是皇帝。到时候要收归己用,越过这些皇室子弟,给下面做事的人去一道褒封的圣旨就行。

    封建人士,愿意巴结权贵的,只要能巴结皇帝,就不会去巴结皇室贵族。

    朝臣们注意到了这件事。

    武官们因为有不少子弟被选为随从卫官,辛苦几年,可以赚一个出身,大多支持;文官则试探着上奏了几句“靡费国力”。

    方宁宁留中不发。

    于是文官踟蹰了……

    因为大魏一朝,中央的权利已经向皇帝集中到了相当的程度,官员们在皇帝跟前,早已没有了“坐而论道”的资格,只能站着说话,上奏的事项重大一点、对答紧张一点,还得下跪了说。

    文官的踟蹰,很可能酝酿出联名上书。

    对此,方宁宁只有四字评价——“闲得沽名”。

    杀一批换一批没什么用处,因为换上来的还是会沽名。

    既然如此,让他们忙碌就行了。

    故而方宁宁直接用另外一件事转移了朝争的重心:

    ——开海禁。

    东峻峰抵京这天的早朝上,臣子们正为此事吵得面红耳赤。

    这当然不全是为了辩明国事,还有派别、私怨等缘故在里头。

    方宁宁冷眼瞧着,权当看戏。

    有御书房伺候的太监过来报信。不过因为皇帝正在上朝,到了大殿东小门外就等着不动了。

    
第(1/3)节
推荐书籍:情梦:我的冰山妈妈倾覆之塔【帝国-魔性之女】动漫美少女之隶属的牝犬极品透视民工哈士奇与太阳花论EX的职业素养包子陈星星的幸福生活Hgame女主角的淫虐之旅误入妖界娱乐圈成了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