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第(2/4)节
。”
然世事最是弄人,当年他俩个因二皇子而结缘,今日亦因二皇子而缘尽。
洪公公乃小旦公公干父,深宫禁院内最是手眼通天,无事不知无事不晓。太子出罢城去,才寻了时机,私下说与他听,一切之源头,便起自二皇子窃向皇上暗示,太子与江公子之罔伦情。皇帝大怒,这才允太子出宫,随后跟从,去往江府抓一个现行。
旦公公虽已世事洞明,亦无可奈何。人世间,除去太子殿下,怕是亦无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敢求皇上放过小江公子了罢。
最见之犹怜的,莫过于此时此刻,无人能捧着他的小手稍许怔愣,垂目轻轻吹气,暖声道:“乖,江夜不痛……”
江夜忽的嘤嘤哭将起来,如泣如诉:“太子,太子,你在何处?江夜好疼,好疼,快疼死了,你给我吹吹罢……太子……”
不多时,江夜人事不知,晕将过去。
皇上正是心烦,便令人将他押下天牢,忽而有人来报:
“启禀皇上,国师大人求见。”
☆、第二十二章江山美人何去何从?
忽而殿门豁开,只见一老者缁衣苍颜,羽衣乌帽,鬓发如雪。疾步飘将而来,不多时便立于江夜身畔。
皇帝稍敛声色,淡淡道:“国师大人缘何至此?”
国师不说一话,独绕江夜三周,止步说与皇帝:“老朽此番多事,却是为开我大兴朝后世百年盛世。”
皇帝眉头一皱,惊疑道:“此话从何说起?”
国师漠道:“吾观此子面相,若不施岐黄,困于天牢内五六日,阴寒冷窒入体,便时日无多,气数尽歇。皇上与其重刑杖毙,莫若令之染病亡疫,许太子亲眼一见,亡于手中。”
皇帝踱步思索,国师又言:“如此一来,一则,免生太子枉然无知,将来与皇上有隙。二则,免生太子心存侥幸,往后还如唐明皇一般,求仙问药,派人四处寻找,不济国事,以至倾颓江山盛世。”
皇帝思想许久,以为然,便免了明日杖刑,着人将江夜与江家众人收押一处。江家之祸,还需太子征罢江南叛匪,私下暗示贪官伪证指示,方可正当斩首。
宫外大雪纷繁飘洒,似鹅毛落个不尽,苍茫天地尽是皑皑。时有宫女太监蹑蹑踏过,留下数行鞋印。
旦公公垂头疾走,惊惶忧惧,欲寻禁卫军首领,令他传书与太子。深宫寂静无声,惟他步履摩擦扬起雪花声。
忽觉头冠落地,旦公公如受惊之鸟回首,竟见国师大人似孩童顽劣般,将他帽子揭起,嬉笑看他。旦公公大惊,连忙跪地求饶。
“小公公,此去为太子通风报信耶?”国师大人笑问,复又将那帽冠还于他头顶。
旦公公心慌慌,战抖抖若筛糠般,吃吃道:“奴……奴才,不,不,敢。”
这国师大人亦正亦邪,不知其根本,虽则免了小江公子之杖刑,却别有深意。旦公公糊涂,不敢轻信于他,便是装傻充愣,亦不可令他知悉自己所为何事。
国师大人一笑,道:“这般雨雪天气,便是你寻了林统领,亦无鸿雁可传书。待太子知悉消息,小江夜恐怕早已入了轮回。”说罢又笑将起来,全然不见旦公公冰天雪地里,已冷汗浸衣。
第(2/4)节